數據新聞
國外調查記者常用的16個數據網站丨乾貨
|
對很多調查記者來說,政府網站是他們對一些關於公眾利益問題(比如地方規劃、發展和支出等)進行調查的起點和數據來源。不過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記者或者新聞機構建立的“民間數據庫”,也能幫你在調查時找到數據,比如本文這份清單。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tag/icij-2/zh-hant/)
對很多調查記者來說,政府網站是他們對一些關於公眾利益問題(比如地方規劃、發展和支出等)進行調查的起點和數據來源。不過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記者或者新聞機構建立的“民間數據庫”,也能幫你在調查時找到數據,比如本文這份清單。
每年的5月3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世界新聞自由日。2017年的這一天,全球深度報道網(Global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Network)榮獲其第一個新聞獎項——“Difference Day Honorary Title for Freedom of Expression”(捍衛言論自由榮譽獎)。
團隊人手或技能不足,如何能搞定涉及海量數據的報道選題?去年,ICIJ(國際調查記者同盟)的一項大型跨國調查足以給各地媒體提供啟發——不妨聯手同行,組團攻堅。
隨着各國政府機構的數據公開、打擊貪腐的國際組織合作愈加深入和新聞界數據使用及跨國合作日漸成熟,跨境調查成為當今調查新聞的熱點。從2006年起步時聯繫媒體合作的舉步維艱,到現在對慕名尋求合作的媒體進行篩選,著名跨境合作組織有組織犯罪和腐敗報道項目(OCCRP)經歷了十年的成長。OCCRP聯合創始人、顧問編輯Drew Sullivan分享了OCCRP跨國報道的成功之道。在全球化時代,媒體如何突破地域限制、通過跨國聯結操作深度報道?深度君帶你一探究竟。
調查報道的關鍵之一,就是鎖定要調查的對象。在規劃跨境金融報道時,銀行因為資料全、公開度較高,信息相對可信等優勢更容易成為調查線索的突破口。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開展的兩個調查報道項目“Swiss Leaks”和“Evicted and Abandoned”分別從滙豐銀行和世界銀行的數據入手,且經過了嚴謹的數據分析和驗證步驟,成為跨境金融報道的典範。
跨國調查的成功,離不開國際機構和媒體同行的攜手努力,尤其需要利用公開資源和權威數據來挖掘新聞、驗證信息、深入分析。曾經供職於《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追蹤過戰犯、調查過機密文檔的新聞調查專家Margot Williams分享在線資源檢索鏈接,深度君精選成跨國調查檢索清單,供君參考。
2015年全球深度報道大會將於10月8日至11日於挪威利勒哈默爾市舉辦。這場行業盛會將聚集來自世界各地的傑出調查記者、頂尖數據新聞工作者,以及有關安全、合作、教學與培訓、信息自由等各個方面的專家,他們將參與100多場會議、培訓、主題演講和工作坊。他們將會分享什麼?大會有什麼獨特亮點可以期待?接下來深度君為你一一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