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道精選
深度報道精選:一個人可以廢物到什麼程度?
|
一個人可以廢物到什麼程度?李樹(化名)不打工、不出門、不社交,積蓄用完了,乾脆賣掉所有家當,搭了個帳篷,就住在一個垃圾場里。他如何以一種平靜而認真的姿態,過着“廢物”般的生活,卻又讓旁人看着感覺到體面?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5月份幾篇值得細味的深度報道。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tag/metoo/zh-hant/)
一個人可以廢物到什麼程度?李樹(化名)不打工、不出門、不社交,積蓄用完了,乾脆賣掉所有家當,搭了個帳篷,就住在一個垃圾場里。他如何以一種平靜而認真的姿態,過着“廢物”般的生活,卻又讓旁人看着感覺到體面?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5月份幾篇值得細味的深度報道。
調查報道和調查記者正在成為越來越多電影和紀錄片的主題。在今年上映的電影中,我們找到了五部最值得觀看的調查電影,主題包括俄羅斯反對派納瓦爾尼、因揭開真相而被殺害記者們,韋恩斯坦醜聞曝光的幕後和在危險環境中工作的調查記者們。
報道性騷擾/性侵案件面臨很多困難,由於當事人的證言往往缺乏其他證據佐證,被指控人常常會採取法律行動進行回擊。同時,採訪倖存者時技巧也尤其重要。如何獲得她們的信任,同時讓出街後的報道無懈可擊?三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女性記者分享了她們的報道經驗。
今年的亞洲調查報道年會特別開設了#MeToo亞洲報道專場,座無虛席。當日本記者伊藤詩織(Shiori Ito)走向麥克風時,台下一片寂靜。伊藤詩織是BBC紀錄片《日本之恥》的女主角。她去年公開指控,2015年實習結束時遭遇了日本TBS電視台長官、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御用記者”山口敬之(Noriyuki Yamaguchi)的迷奸。“我發現自己作為被性侵犯的受害者很無力,但如果自己不敢面對事實,不能說出真相,我有什麼資格做記者呢?”
米兔運動在中國還剛起步,理性的思考和討論有利於將它健康地推向更廣的區域,讓受害者有勇氣說不,讓潛在的施害者不敢施害,形成全民尊重女性、呵護女性的共識,這是我們共同的心愿。而公共討論需要基於對基本事實的掌握。核真錄做的,就是幫助讀者儘可能地釐清事實。